2021心理学考研备考:普通心理学知识点(3)

2020/8/26 11:15:50 来源: 网络
分享:

  随着社会的发展,心理学相关知识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多,市场对心理学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渐扩大,心理学专业也就成为了考生考研报考的热门选择。为了帮助考生更好的复习,海天考研准备了以下2021心理学考研普通心理学知识点(3)的内容,供同学们参考学习~

  三、意识和注意

  (一)意识与无意识

  1.意识的含义

  2.意识的种类

  3.意识的功能

  4.睡眠与梦

  睡眠的四个阶段:

  第 一阶段:脑电波:混合的、频率和波幅都较低的脑电波。

  身体状态:浅睡状态,身体放松,呼吸变慢,很容易惊醒

  持续时间:10分钟。

  第二阶段:脑电波:出现“睡眠锭”(即是一种短暂爆发的,频率和波幅大的脑电波)脑电波。

  身体状态:较难被唤醒

  持续时间:20分钟。

  第三阶段:脑电波:脑电波变慢,波幅变大,出现△波,有时会有“睡眠锭”波。

  身体状态:更难唤醒

  持续时间:40分钟。

  第四阶段:脑电波:出现更大、更慢的△波

  身体状态:深度睡眠,个体肌肉近一步放松,身体功能的各项指标变慢,梦游、梦呓、尿床等发生在此。更大更慢的纯△波,睡眠者很难被唤醒。

  持续状态:越来越短

  快速眼动睡眠(REM):脑电波:在此时,个体在清醒状态时的脑电活动很相似,△波消失,核心率、低波幅的脑电波出现。

  身体状态:睡眠者的眼球开始快速左右上下移动,而且通常伴随着梦境。

  持续时间:第 一次出现10分钟,以后逐渐增加。越来越长。

  总之,睡眠的周期通常包括四个阶段,外加一个快速眼动阶段。每个周期一直持续90分钟,每晚会重复几次。深度睡眠的时间在前半夜多于后半夜。大多数的快速眼动睡眠发生于睡眠的后期,持续时间越来越长。第 一次快速眼动睡眠发生于睡眠的后期,持续时间越来越长。第 一次快速眼动睡眠大约持续10分钟,而最后一次则长达1小时。

  睡眠的功能理论:

  Ⅰ 功能恢复理论:睡眠使工作了一天的大脑和身体得到休息和恢复

  减少睡眠并没有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,这种发现没有支持以上理论。

  Ⅱ 生态理论:动物睡眠的目的是要减少能量消耗和避免受到伤害

  Ⅲ 精神分析的观点:弗洛伊德和荣格认为梦是潜意识过程的显现,是通向潜意识的最可靠的路径。或者说,梦是被压抑的潜意识冲动和愿望以改变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,这些冲动和愿望主要是人本能的反映。

  Ⅳ 生理学的观点:霍布森认为梦的本质是我们对脑的随机神经活动的主观体验。这些活动是为了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。

  Ⅴ 认知观点:梦担负着一定的认知功能。在睡眠中,认知系统依然对储存的知识进行检索、排序、整合、巩固等,这些活动的一部分会进入意识,称为梦境。

  (二)注意概述

  1.注意的含义

  定义: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

  特点:指向性和集中性

  2.注意的功能

  (1)、选择功能。(2)、保持功能。(3)、调节和监督功能。

  3.注意的种类

  不随意注意、随意注意、选择性注意、持续性注意、分配性注意

  (三)注意的生理机制和外部表现

  1.注意的生理机制

  朝向反射:是由情境的新异性所引起的一种复杂而又特殊的反射,它由新异刺激引起,刺激物一旦失去新异性,朝向反射也不会发生了。它是最初级的生理机制。

  脑干网状结构

  边缘系统:被称为注意神经元

  大脑皮层的功能:主要通过大脑额叶对信息进行选择功能实现的。

  2.注意的外部表现

  人们在集中注意时,常常伴随着一些特有的生理变化和表情动作。其外部表现有以下几种情况:

  (1)、适应性动作。

  (2)、无关运动的停止。

  (3)、呼吸的变化。

  (四)注意的品质

  1.注意广度(数量)

  2.注意稳定性(时间)

  3.注意分配(几种项目)

  4.注意转移(灵活性)

  5、注意的紧张性(强度)

  以上就是2021心理学考研普通心理学知识点(3)的内容,欢迎考生们继续关注海天考研网专业课备考栏目,更多考研干货等着你哦!

  2025考研人数达388w,考研热度依旧火热!如何备战2026考研?哪个考研专业适合自己?在职考生如何备考?考研知识点繁多,择校困难大,和海天考研咨询老师聊一聊。网课面授多项选,专业辅导1对1全年集训随时学!

中间广告图.jpg

活动专题